11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陽區第六屆“朝陽工匠”選樹暨2025年自防自救力量消防技能展示交流活動在朝陽體育中心舉行。這也標志著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電”為主題的2025年朝陽區消防宣傳月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全區43個街鄉社區(村)、重點單位的1500支隊伍、9000余名隊員經過近半年的培訓演練和激烈角逐,最終24個街鄉的35支隊伍、115名隊員脫穎而出,和159名專業消防救援隊員在朝陽體育中心匯聚一堂,共同進行技能展示交流。
在自防自救力量展示交流區,115名選手參加了原地著裝佩戴空氣呼吸器、滅火器滅真火、消火栓出真水、快速著裝、暢通疏散通道、兩盤水帶連接等12個項目的比拼。這些項目瞄準初起火災處置的關鍵技能,檢驗選手在火災“黃金時間”內的應急反應能力。

技能展示交流現場。朝陽消防供圖
與此同時,在專業隊伍展示交流區,159名專業消防救援隊員圍繞100米肩梯跑、100米消防障礙、400米疏散物資等7個核心科目展開競爭。這些項目模擬真實火場中的各種挑戰,全面評估消防指戰員的體能、技能和心理素質。
經過一上午的激烈角逐,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青年路大隊太陽宮消防救援站牛王廟小型站專職消防員白一貴獲得今年“朝陽工匠”的稱號。
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還現場進行了攻堅技巧、無人機、搜救犬、特種器材裝備演示。
活動現場的互動體驗區域成為市民了解消防、體驗消防的重要平臺。基層消防治理經驗交流區集中展示了朝陽區在火災防控、滅火救援、智慧化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成果。
智慧消防科技展區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最新研發的智能消防設備,包括可實現精準滅火的無人機系統、實時監控火災隱患的智慧化平臺等。
消防無人機和搜救犬表演環節更是引人注目。無人機展示的高空偵察、救援投送等精準操作,以及搜救犬展示的服從性和搜尋能力,生動展現了現代科技與生物智能在消防工作中的完美結合。
行業系統消防工作介紹區通過一系列典型案例,展示了朝陽區在不同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經驗。特別是針對電動自行車、自建房屋消防安全的專項治理成果,為這一民生難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目前朝陽區消防自防自救力量已達1942支,形成了覆蓋廣泛、反應迅速的消防自防自救網絡。實戰數據表明,自防自救力量在全區消防救援出警任務中的協同處置參與率極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動的案例中,其作為“先遣隊”率先抵達現場發揮關鍵作用的占比接近九成。自防自救力量“到場快、滅早滅小”的優勢日益凸顯,已成為全區應急救援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這一體系得益于朝陽區推行的“隊隊直聯”機制,轄區消防救援站對每支自防自救力量進行業務培訓,通過配發通訊電臺、電話值守等形式實現聯動,遇有火警時,同步調動就近自防自救力量先期到場、先行處置。(來源:新京報)



